洛浦回雪

薛宝钗相关
wb@洛浦回雪

群芳之冠?——薛宝钗这一定位到底说明着什么?

很少有人发现,薛宝钗关系着红楼梦一个重大关窍。

我们都知道曹雪芹喜欢隐喻,喜欢伏笔,喜欢玩文字游戏草蛇灰线,操纵着书中众人的命运,他把所有人都往透明里写,所以读者很容易共情他们。

只有薛宝钗,整个人就是云里雾里,令人无法代入无法共情,这也导致了无数针对她的阴谋论,大家始终无法理解她到底是个什么人。

我有一个暴论,宝钗就是曹雪芹自我代入的上帝之眼,唯独她不需要透明化给读者看,因为没有作者愿意把自己剖析给读者。

薛宝钗三个字就大有讲究,雪是曹雪芹笔名一字,也是红楼结尾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意象。

他先设立了宝钗的姓氏要从他笔名中取,才连带着让薛家人跟着她姓薛。

宝,至贵者为宝,佛教有七宝,以金为首,红楼梦是怀金悼玉的顺序,她跟出家的男主角共享这个设定,也是暗喻了她的脱度属性,这个后面还会分析。

钗,红楼梦原定名金陵十二钗,只她有钗字,红楼梦开篇“为闺阁昭传”,而裙钗代表天下所有女子,他把这个字给予宝钗为名,就是指她是群芳之冠,群芳要跟随她的设定。

她名字更明显的来源是一句诗“佳人旋贴钗头胜, 园父初挑雪底芹”。

曹的挚友脂砚斋在宝钗登场时,还特意批注她是真佳人,不知道有没有呼应这个梗的意思。

曹雪芹夹带私货简直别太明显,要知道,红楼梦最初只在曹的朋友圈流传,大规模发行是程高的功劳,为什么脂砚斋等作者密友看见宝钗出场就哭,说她是作者代佛说法代圣讲经的一片苦心?

因为他们全都看得出来,薛宝钗就是作者自喻。

脂砚斋个人喜好其实偏黛玉,他特意为黛玉作画,但是从没有为宝钗作画的意图,看一个人的行动就知道他更喜欢谁了。

但是脂砚斋却在批语里赞宝钗,搞得很多人以为他是什么“钗粉”

其实真不是,喜欢黛玉是他私下的实际行动,嘴上赞美宝钗更多是为了迎合曹雪芹。


再看薛宝钗的生日,我们都知道作者给人物设定的生日往往都大有深意,比如袭人和黛玉共享花朝节为生日,而宝钗的生日是什么?地穿节。

很多人可能不懂这个日子有什么特殊含义,我在这里科普一下。

正月二十一日正是女娲“补地穿”的日子。按,古代江东地区一般以正月二十日为传说中的女娲补天日,又称为“补天穿”或“天穿节”。

东晋·王嘉《拾遗记》载:


  江东俗号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以红缕丝系饼饵置屋上,曰补天穿。相传女娲以是日补天也。


红楼梦开头是什么?就是女娲补天,暗喻济世之才得不到施展,伟人说过,曹雪芹心中是有补天之志的,只是愧无补天之才。

补天之恨,也就是济世之能得不到施展。

他把女娲补天日用给薛宝钗当生日,又是一次赤裸裸夹带私货,甚至有点相惜的意味,你空有澄清玉宇之青云志,可惜你最后只能金簪雪里埋啊。

这到底是叹息宝钗这位高士只能屈隐山中,还是叹息自己?

而后来芦雪庵联诗,又有一次提到“女娲”


宝钗道:

谁家碧玉箫?

鳌愁坤轴陷,[钗全寓意。]


可能很多人不懂这句什么意思

《列子》有巨鳌背负大山的传说。坤轴,地轴,古代传说以昆仑山为地轴。见《河图括地象》。又“地不周载”,女娲“断鳌足,以立四极”,亦鳌所以发愁。”

这设定有什么用意后面会说。


关于薛宝钗我之前谈了很多,但从没有谈过金玉良缘。

百年来薛宝钗为大众所厌就是因为金玉良缘,觉得她破坏了宝黛爱情,还有喜欢宝钗的人为了洗清插足骂名,完全否认金玉良缘。

但现在我要说,搞不清金玉良缘的象征意义的人,根本不可能搞清红楼梦的主旨。


金玉良缘是由和尚而起,很多人觉得和尚让黛玉香菱出家,转过来却要促成金玉良缘,这不是很矛盾。

但其实,他要促成金玉良缘,和他要让黛玉香菱出家完全不矛盾,本质上都是为了脱度。

有人可能会奇怪,成婚跟脱度有什么关系?

你们还记不记得宝玉在前八十回的三次开悟是因为什么?

第一悟是薛宝钗念了一支寄生草,宝玉大喜过望,因为湘黛奚落他,宝玉灰心之际想起寄生草有所顿悟,后被黛玉用偈语打醒,宝钗讲六祖慧能的故事收尾。

第二悟是宝钗送药时,因为劝慰宝玉情急之下言语失当害羞不已,宝玉看到一向冷淡的宝钗对他关怀在意,心中便产生了“所有人眼泪葬我”的痴念。这个痴念后来又被龄官改变。

第三悟是抄检大观园后,芳官被赶,晴雯已死,迎春将嫁,贾宝玉心中灰冷,因为找黛玉而去蘅芜苑,发现竟然连宝钗也搬出去了,感慨之下心中确定原来的确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永远陪着他,为了缓解这种痛楚,他想到还有黛玉袭人同死同归。

发现没有?每一次宝玉因为宝钗有所感悟后,就会被黛玉相关的事物打乱

第一次宝玉了悟寄生草中断,是黛玉用偈语怼醒了他。

第二次,宝玉产生天下人眼泪葬我的痴念,是黛玉分身龄官改变了宝玉的想法

第三次,宝钗搬走,蘅芜苑却依旧水流溶溶,这是一种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境况,宝玉于是感慨天地的无情,但他想起来黛玉心理有了安慰,所以暂停感慨。

宝钗和黛玉对宝玉的影响总是有来有往,宝钗改变了,黛玉就会紧接着改变宝钗的改变。

记住这一点,我现在开始从头复盘原著。


世人对于红楼梦最大的误解,莫过于认为金玉良缘拆散了宝黛爱情,把续书的【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当成三人关系的注脚。

事实可以说完全相反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在原本的设计中,本来是毫不相干,双线并行的,是一系列的意外、巧合、偏差把两条线交织在一起,最后才出现三人关系难解难分的奇妙境地。

红楼梦最关键的神话女娲补天顽石入世,红楼梦的主旨和总纲都在此,后来的神瑛下凡,绛珠还泪,也是石头神话巨大影响下蝴蝶效应的余波。

  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四句乃一部之总纲。

  

  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八字便是作者一生惭恨。]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

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 一段故事。后面又有一首偈云:

 无材可去补苍天,[书之本旨。 枉入红尘若许年。[惭愧之言,呜咽如闻。]


红楼梦是顽石入世历经离合悲欢,世态炎凉,最后醒悟到头一梦,万境归空的故事。

石头向往尘世富贵,又遇上神瑛因凡心偶炙,和尚就把他俩打包扔下界历练。

神瑛离去后,绛珠主动要求追随他还泪,还泪线成为神瑛历幻线外的一支意外插曲,还勾出了一干风流冤家下世,陪他俩了结此案,绛珠还泪成为囊括在石头入世主线中的支线

当黛玉死亡,标志着还泪线就此告终,一干风流冤家,如香菱晴雯司棋尤三张金哥等人,都是在还泪线结束之前去世的,完成了“陪他俩了结此案”的任务。

而神瑛与顽石需要经历的还没完,主线还要接着进行。

绛珠还泪线牵连神瑛,石头入世线牵连宝钗

绛珠之生是因为神瑛浇灌,黛玉之死是因为还泪而亡,可以说黛玉的命魂就是跟宝玉绑定在一起了,这个角色就是为了宝玉诞生的,但是神瑛下凡却不是为了绛珠,而是因为“凡心偶炙”历练一番,领悟万境归空从而消灭凡心。

恰好还有一个人,下凡的理由跟神瑛一样,也是因为“凡心偶炽,孽火其攻”。

那就是宝钗。


  他说我这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凡心偶炽,是以孽火齐攻。]

  他就说了一个海上方,又给了一包药末子作引子,异香异气的,不知是那里弄了来的。他说发了时,吃一丸就好。倒也奇怪,吃他的药倒效验些。”[卿不知从那里弄来,余则深知。是从放春山采来,以灌愁海水和成,烦广寒玉兔捣碎,在太虚幻境空灵殿上炮制配合者也。

  

曹雪芹给薛宝钗的配置很特殊。

如果说宝玉是写曾经的作者,那宝钗就是现在的作者。

十五岁的女孩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这反人类的设定就是因为曹雪芹把自己的知识阅历全给了她。

小姐一辈里,也只有她不是十指不沾阳春水活在象牙塔里等待父兄给予资源倾斜的

曹雪芹给了她跟外界联通,洞察世道,管理薛家的先天条件,让她能顺理成章说出自己的思考

探春都不知道的经验她全知道,说得出“幸于始者怠于终,缮其辞者嗜于利”

她写螃蟹诗骂官场,写柳絮词表达不屑那些为了名利嗡嗡乱舞的蜂蝶,不愿自甘堕落,愿青云直上的情操,她对宝玉都经常出言讽刺

这是明显的几处,她更多的戏份常常夹杂在别人的事件中展现,但是她在过程中的存在感往往又取代了别人的地位,这是暗笔,曹雪芹概括群芳,下意识多用“宝钗等”,别人全囊括在“等”字里。

所以宝钗是不需要附着宝玉就能独立起一条故事线的主角,神瑛下凡的理由跟她一样,神瑛的历练她也要经历,宝钗的生命轨迹跟宝玉异常相似。

都是从繁华富贵到感受世事无常领悟禅意,再到彻底的败落看透人世,这也恰恰是作者少时的人生历程。

可以说宝钗跟黛玉是性情上的双生,跟宝玉是命运上的双生。

只是同样的命运,宝钗选择坚守到终局面对白雪皑皑,宝玉贫穷难耐凄凉悬崖撒手出家为僧。说回来,自从顽石入世,只有遇见特定的三人,作者才会提起它的来历,两个是和尚道士,一个是宝钗。

玉钗会面时,出现了一首诗。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二语可入道,故前引庄叟秘诀。]

  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又夹入宝钗,不是虚图对的工。]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批得好,末二句似与题不切,然正是极贴切语。

  

这是通灵玉(补天石)在人间的第一次正式出场,是托于宝钗手上,通过宝钗的视角来看

说金玉良缘是伪造的占大多数,然而这都是一些恋爱脑作祟的粗鄙浅见,曹雪芹在第一章就讽刺过“从旁出一小人拨乱”的套路,庸人却非要把红楼梦往他最厌恶的套路上安,实在糟蹋了书。

阴谋论除了无法解释为何仅寥寥几人知道金玉之事,更无法解释在他们心中有绝对立场希望金玉配的薛姨妈却认为宝琴配宝玉十分遂意,宝钗心中庆幸宝黛在一起,王夫人带宝玉与甄小姐相亲除此之外还有一处,搞阴谋论的当然没有眼力发现。

宝玉被魇那一回还记得吧,通灵玉本能护持宝玉不受侵害,却骤然失灵。为何失灵呢?回看一下,正是宝玉笑嘻嘻要与林黛玉相对时,瞬间失效至于被魇,和尚称玉是“如今被声色货利所迷,故而不灵验”还称为“粉渍脂痕污宝光”

细数黛玉跟通灵玉的联系,摔玉砸玉魇玉,都不及这句诗毒,一出就直接把林黛玉划为与通灵玉犯冲,污宝光的“外人”。

什么女性才算通灵玉的自己人呢,和尚的答案是母亲和妻子细数宝钗与通灵玉的接触,不仅从来没有触犯过此玉,初见托玉于手掌,后来更是为保护玉的络子提供配色方案,还拥有金锁来配它。

二宝同处四大家族,同样家道中落,同样经历兴衰离合,度过贫寒被人接济的日子。他们同样为寄生草吸引,同样失落于浇薄的世道,同样对官场黑暗深恶痛绝。宝玉前期误以为宝钗劝他读书是入了国贼禄鬼一道,后期看见螃蟹咏,才终于明白宝钗意气,大呼痛快,拍案叫绝。

正因为金玉是原定剧本,和尚不但不化宝钗出家,还极力给予入世之物,同时知道夫妻俩要经历“悲欢离合,世态炎凉”的主线剧情,就赐冷香丸药方使她“知甘苦,历炎凉,虽离别而能自安”跟主旨正好对应。

黛玉出场时,就没有以她的角度对通灵玉进行描写,还让宝玉发怒把通灵玉摔了一次,袭人要给黛玉看玉,也被黛玉婉拒了,这其实是曹雪芹有意弱化黛玉跟通灵玉的联系。

和尚的话,黛玉还认为是疯疯癫癫不经之谈。

宝黛会面,重要的是两个人的相会,玉钗会面,重要的是金锁和通灵玉的相会。

看称呼就知道,金玉是缘,木石是盟。

玉钗是天缘注定的夫妻,宝黛是人盟结成的爱侣。


本来原定剧本是,神瑛侍者要历幻缘,当然要先经历富贵温柔乡,再让他抛下这一切。

贾府点过南柯梦,黄粱梦 就是伏笔。

荣国府代表荣华富贵,“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薛宝钗代表婚姻美色,“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这些都是助他勘破荣华无常,红颜枯骨的“幻缘”。

宝玉生日宴上宝钗抽取“艳冠群芳”花名签的时刻,宝钗令芳官唱了赏花时。

赏花时写的是何仙姑嘱托吕洞宾下凡以后莫要留恋人间的酒、色、财、气,要尽量完成度化世人的任务,速速返回天界。

宝玉听这支曲文的反应“口内颠来倒去”地念叨宝钗花名签上的“任是无情也动人”。

曹雪芹爱戏、懂戏,红楼梦也多次摘引戏词,但全文照抄的曲文仅有《寄生草》与《赏花时》这么两处。而且两处皆与宝钗、宝玉密切相关,亦都是女性(宝钗、何仙姑)在劝导男性(宝玉、吕洞宾)留意出世、遁世的意境。

神瑛下凡本来没有绛珠的事,绛珠跟警幻说的是还泪报恩,但是在过程中,俩人产生爱情了,奈何这俩根本就没在天上定下姻缘啊。

黛玉的诗,出现过“偷来”“窃得”之类的字眼,还有小耗子不直偷的故事,黛玉有非常重的无可依从感。

现在想来,这些字眼可能暗示绛珠还泪扰乱了三个人在这场幻缘中原本的位置。

潇湘馆有竹,梨花,芭蕉。

湘云应湘妃,宝钗居梨花,探春爱芭蕉。如果她不来还泪,原定的青梅竹马本应该是湘云,黛玉住在潇湘馆,其实和湘妃本身没有什么关联,斑竹本质不是爱哭,而是丧夫,湘云反到“湘江水逝楚云飞”“水涸湘江”,湘云也最终也是红颜白首,失去才貌仙郎,合“湘女丧夫”。

黛玉诗词里写偷来梨白,借得梅魂,而梨花和梅花都是人间雪,宝钗居梨香院,山中高士从高启的梅花诗中来,黛玉的潇湘馆后来也种了梨花,黛玉木石前盟又占了金玉先机。

除了干扰了湘云的竹马之情和宝钗的婚姻之情,还有一个是探春的兄妹之情。

黛玉不出现,就不会有贾母命三春住在王夫人处,宝黛一起住的结果。在孩童时期,宝玉最亲密的本应是亲妹妹探春才对。

黛玉是计划外的一环,她本来没有任何社会关系牵扯,还泪后就走,但没想到会把原定的金玉婚姻弄成了美中不足。

随着宝黛的爱情发展,原定的玉钗cp渐渐疏远,绣鸳鸯那一回本来是暗示两人将来的夫妻关系,但宝钗听到了宝玉梦中对黛玉的表白,于是跟他生疏。


薛宝钗与贾宝玉最大关联仅是金锁,这是第一个弥补宝玉长期以来没见有器物相合姐妹的孤独感之物,后来的金麒麟,不过是间色法。

所以黛玉才耿耿自己无金,希望“既有金玉,也该你我有之”。黛玉本不在意器物,她因贾宝玉在意才跟着在意,后来黛玉跟宝钗结为金兰,她感念宝钗之情,而想到宝玉则觉得“终有嫌隙”。宝钗跟黛玉的关系达到了求全之境,这令黛玉进一步认清了她跟宝玉的求全之毁,所以哪怕她觉得跟宝玉终有嫌隙,她也没有跟宝玉再哭闹过,这何尝不是一种看破?

黛玉听宝玉说“茜纱窗下,我本无缘”,反应是“忡然变色”,她那时就感到了命运的预示。

黛玉的直觉很准确,人力挽回不了天定,尽管二玉成婚是贾府众望所归,奈何就是不占天时。前八十回宝黛的戏份中,哪怕宝钗不出场,她的存在感依然保持在二玉的口头心头,而后四十回,黛玉仙逝,但情却不散,根据脂批剧透,二宝的相处也掺杂黛玉的影子,俩人经常谈旧,怀念黛玉。

玉钗颦三人是你中有我我中有您妙的是,金玉与木石从来不是对立关系,甚至有些相囊括,相助力的意味,木石促成了金玉的了悟,金玉促成了木石关系在一次次试探中确定心意。

而两对关系终将走向be,宝黛恋爱是为了死别,玉钗婚姻是为了生离。

终身误写“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就是对三人关系最好的注脚。而美中不足今方信,关系和尚说的“美中不足,好事多磨”,黛玉之死,让宝玉相信了美中不足。

玉钗婚姻则是主旨进一步的演化“世态炎凉,悲欢离合,到头一梦,万境归空”经历了这些,两人才能打消凡心偶炽的孽火,领悟色空的真相。

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你可有玉没有?”“这是件稀罕物,岂能人人都有?”

“姐姐的金锁,倒真和我的是一对”。

评论(41)

热度(346)

  1. 共30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