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浦回雪

薛宝钗相关
wb@洛浦回雪

宝钗为何常劝宝玉,而不常劝薛蟠?

这个想法实在是个天大的误会。


薛宝钗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情节就是劝兄,第三十四回,“错里错以错劝哥哥”,这个哥哥就是薛蟠。宝钗劝薛蟠都写在题回里了,就是没有人在意。


就前八十回来看,宝钗劝过的人是特别多的:宝玉,黛玉,湘云,平儿,薛姨妈,邢岫烟,探春。可能是因为大家老记得“停机德”,就老记得宝钗劝宝玉,好像宝钗只会劝宝玉似的。其实宝钗就是习惯性规劝别人,没结婚前,周围人宝玉最离格,就相对劝的多,和宝玉结婚,都是夫妻了,自然也劝着。这都好理解,但是对宝玉的关注不能夺取宝钗对别人的规劝的关注。


话回正题。宝钗劝薛蟠最重要有


第一,劝薛蟠请客。


相关情节:


薛蟠:

如今留了些,我要自己吃,恐怕折福,左思右想,除我之外,惟有你还配吃,所以特请你来。

宝钗:

昨儿哥哥倒特特的请我吃,我不吃,叫他留着送人请人罢。我知道我的命小福薄,不配吃那个。

这个地方是暗写,但是薛蟠把东西拿出来请人的意识是宝钗劝他的。


第二,劝薛蟠收心。


说这个之前,我有一点要讲,就是在宝钗心里,宝玉是比不上薛蟠的,至少前八十回是这样。这是理解错里错以错劝哥哥的关键。


袭人说可能是薛蟠告密,宝钗回他们:


你们也不必怨这个,怨那个,据我想,到底宝兄弟素日不正,肯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就是我哥哥说话不防头,一时说出宝兄弟来,也不是有心调唆。一则也是本来的实话,二则他原不理论这些防嫌小事。袭姑娘从小儿只见宝兄弟这么样细心的人,你何尝见过天不怕地不怕,心里有什么口里就说什么的人。

这段话很有意思,你读明白,才能get宝钗的爱兄之心。包括后来宝钗劝薛蟠的种种事情,都是从“爱兄”上出来的。


第一,宝钗说,这件事无论是薛蟠也好,贾环也好,毕竟是宝玉不对在先。宝玉若要省事,何必怕别人告?所以你们不要怨这个,怨那个。(“你们也不必怨这个,怨那个,据我想,到底宝兄弟素日不正,肯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一段)


这段话妙就妙在把贾环也搭上,先把贾环和薛蟠搁一边,说宝玉不对。这是以进为退。但是宝钗是真的关心贾环是不是告密,他们贾家兄弟是不是阋墙吗?不是,所以宝钗下面的话就只论薛蟠。这是一个很高的说话水平。


第二,宝钗说,这件事我不知道和我哥哥有没有关系,你们说有,那就有。但是就算有关系,也不是我哥哥有心告密。首先你本来就有这种事情,不是我哥哥说瞎话,第二,我哥哥有点呆,这种防嫌他也不当回事。(就是我哥哥说话不防头,一时说出宝兄弟来,也不是有心调唆。一则也是本来的实话,二则他原不理论这些防嫌小事。)


这段话妙在“就是”二字,一种让步假定。“一则”是承接上面说宝玉不正,二则是本段真意。宝钗把这种事情定义为“防嫌小事”,非常妙,因为这是男风问题,这种说法符合她的身份,替薛蟠,宝玉,蒋玉涵都遮掩了。


第三,宝钗说,袭人你只知道宝玉这种心细的人没有见过我哥哥那种直性的呆子。因此把我哥哥想成告密的人,实在不足为奇,也不必歉疚。(袭姑娘从小儿只见宝兄弟这么样细心的人,你何尝见过天不怕地不怕,心里有什么口里就说什么的人。)


第一和第二,是宝钗对宝玉说,这一段是对袭人说。因为袭人当着宝钗的面说薛蟠挑唆多舌,是一件非常失礼的事情,所以袭人说完就明白自己说造次。宝钗没有介意,反而开解袭人,为袭人做掩饰:你是不知道有我哥哥这种直性的人,所以一时失言,不知者无罪。宝钗这种阔亮反而让袭人更羞愧无言,这也是袭人实诚。


以上三段,宝钗为宝玉遮,为袭人遮,甚至也为贾环遮,其实在意的都是薛蟠。这一节宝钗的表现实在高超,贾宝玉听完她说话,“更觉比先畅快了”。你要是看不懂,看见宝钗又是说宝玉素日不正,又是说宝玉活该被打,怎么宝玉还心里大畅,好奇怪。其实是宝玉听懂了宝钗说什么,听懂了他的在意被宝钗不在意了。


宝钗知道薛蟠可能做了不对的事情,但是在宝玉面前,为薛蟠的“不对”做解释,呈现出完全站在薛蟠立场的样子。这就是宝钗,她可以气薛蟠,可以很失望,可以无力,但是她永远不会放弃薛蟠,并且对他永远友爱。


宝钗回家这样对薛蟠说:


是你说的也罢,不是你说的也罢,事情也过去了,不必较证,倒把小事弄大了。我只劝你从此以后少在外头去胡闹,少管别人的事。天天一处大家胡逛,你是个不防头的人,过后儿没事就罢了,倘或有事,不是你干的,人人都也疑惑是你干的。不用说别人,我就先疑惑。

第一,宝钗说,这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是不是你我不在意,反正这也不是大事,不必过分计较。(是你说的也罢,不是你说的也罢,事情也过去了,不必较证,倒把小事弄大了。)


这个地方就能看出来宝钗的一个心理,她现在很倾向是薛蟠挑唆致使宝玉挨打,可是就算她这样想,也没有拿这个事情批评自己的哥哥。所以我一开始就说宝钗心里薛蟠比宝玉重要太多了,薛蟠让宝玉挨打,宝钗的想法就只是:在宝玉面前为薛蟠遮掩,在薛蟠面前不计较这个事情。


第二,宝钗说,我现在就想劝劝你,你不要整天乱逛的,也不要管任何人的闲事。你智商低,就不要往人前凑,否则啥事都让你背锅了,你说你冤不冤。到时连我都怀疑你,你说你难受不难受?(我只劝你从此以后少在外头去胡闹,少管别人的事。天天一处大家胡逛,你是个不防头的人,过后儿没事就罢了,倘或有事,不是你干的,人人都也疑惑是你干的。不用说别人,我就先疑惑。)


这一节是宝钗以错劝哥哥的正文,白纸黑字地写明了劝。


包括后来薛蟠拿金玉良缘的事情刺宝钗,宝钗大哭一场,也是为了薛蟠。宝钗说:


别说是妈,便是旁人来劝你,也为你好,倒把你的性子劝上来了!

其实你代入想一想,宝钗这时候就有点伤心了。我一心为你你不论就罢了,妈对你好你也不知道。后来薛蟠对宝钗说,宝钗是在乎姻缘,在乎宝玉,所以才过来劝他时,宝钗的委屈就全部爆发了。读者看这一节,从头到尾,宝钗是没有在乎过宝玉的,她从头到尾就是为薛蟠遮掩,劝薛蟠。从规劝开始,就摆明了,我并不论是不是你告宝玉,这个事情在我这里已经过去了,我只希望你以后能省事。宝钗表达的非常清楚,是薛蟠自己恼羞成怒,非得拉扯宝玉。


这个说法的另一个证据就是第二天,林黛玉同样拿金玉的事情刻薄宝钗,但是宝钗就不搭理黛玉,因为宝钗伤心的原因根本就不是金玉。她伤心的是,薛蟠不知好歹。


第三次宝钗劝薛蟠,是借劝薛姨妈来劝薛蟠——宝钗毕竟是妹妹,有时候要借助母权。薛蟠挨了柳湘莲的打,要去找人打回来,薛姨妈支持薛蟠,宝钗劝住了薛姨妈。这一节虽是宝钗劝薛姨妈,但是实质是“爱兄”,为薛蟠着想。


这不是什么大事,不过他们一处吃酒,酒后反脸,亦是常情。谁醉了,多挨几下子打,也是有的。况且咱们家的无法无天,也是人所共知。妈不过是心疼的原故。要出气也容易,等三五天哥哥养好了出去时,那边珍大爷琏二爷这干人也未必白丢开了,自然备个东道,叫了那个人来,当着众人替哥哥赔不是,认罪就是了。如今妈先当件大事告诉众人,倒显得妈偏心溺爱,纵容他生事招人。今儿偶然吃了一次亏,妈就这样兴师动众,倚着亲戚之势,欺压常人。

紧接着还有薛蟠远游,宝钗劝薛姨妈放手,也是通过劝薛姨妈的方式来改造薛蟠。这俩次宝钗劝薛姨妈,作者都长篇大论地把规劝内容写出来,就是让读者清楚感受薛家在处理薛蟠的问题上是宝钗做主,宝钗为薛蟠是实打实地操心。


哥哥果然要经历正事,正是好的了,只是他在家里说着好听,到了外头,旧病复发,越发难拘束他了。但也愁不得许多。他若是真改了,是他一生的福。若不改,妈也不能又有别的法子。一半尽人力,一半听天命罢了。这么大人了,若只管怕他不知世路,出不得门,干不得事,今年关在家里,明年还是这个样儿。他既说的名正言顺,妈就打量着丢了八百一千银子,竟交与他试一试。横竖有伙计们帮着,也未必好意思哄骗他的。二则他出去了,左右没有助兴的人,又没了倚仗的人,到了外头,谁还怕谁?有了的吃,没了的饿着,举眼无靠,他见这样,只怕比在家里省了事,也未可知。

第四次宝钗劝薛蟠是柳湘莲出家之后,薛蟠只顾伤心,宝钗就劝他不要空伤心,不如去干点实事。


宝钗:

那同伴去的伙计们辛辛苦苦的。回来几个月了,妈妈和哥哥商议商议,也该请一请,酬谢酬谢才是,别叫人家看着无礼似的。

薛姨妈:

再者你妹子说,你也回家半个多月了,想货物也该发完了,同你去的伙计们也该摆桌酒给他们道道乏才是。人家陪着你走了二三千里的路程,受了四五个月的辛苦,而且在路上又替你担了多少的惊怕沉重。

从上面的总结,可见从请客治酒到矛盾纠纷,从家长里短到为人处世,宝钗对薛蟠的规劝是方方面面的,全世界最让宝钗操心的就是薛蟠。

评论(1)

热度(56)

  1.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